2025年9月10日,美国右翼青年领袖查理·柯克在犹他谷大学开启“美国复兴之旅”校园巡回活动。演讲开始约20分钟后,一颗子弹从远处大楼射来,击中柯克颈部,鲜血涌出,他随即不省人事。尽管被紧急送医,柯克最终伤重不治。网络上广泛传播的现场视频记录了这一骇人画面。
此事件震惊了美国政坛。特朗普总统下令全美降半旗直至周日傍晚。FBI局长卡什·帕特尔表示,一名被拘留者在接受问讯后获释,调查仍在进行中,真正的枪手尚未归案。枪击案迅速引发美国左右阵营的激烈对立。右翼陷入一片哀悼之声,称这是美国保守派的重大损失,许多意见领袖称“内战”已至,呼吁实施报复;左翼则有人称柯克“罪有应得”,认为柯克为自己的仇恨言论付出了代价,美国政治与社会撕裂达到了新的危险高点。
查理·柯克生于1993年,在芝加哥富裕郊区长大。他的政治生涯始于2012年,当时还是高中生的他为右翼媒体撰文,指控高中教科书存在自由派偏见。18岁时,他获得退休企业家比尔·蒙哥马利的支持,共同创建了“美国转折点”组织。这家组织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保守派青年组织,在850多所大学和中学设有分部,通过培训活动人士、资助学生政府候选人、曝光“左派教授”等方式,深度介入校园文化战争,并将大量年轻人转化为MAGA的支持者。
柯克早期获得共和党金主大量资金注入,成为特朗普核心圈成员,自称在特朗普首任期内“去过白宫上百次”。2024年大选前,他加入特朗普的顾问团队,依托在青年群体中的广泛影响力,他在2024年特朗普大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。由于他的政治忠诚、执着及庞大的支持者基础,他在MAGA和保守派中获得了极高的认同与评价。
柯克开创了保守派政治倡导的新模式,融合多平台媒体评论与线下动员。他主持每日三小时的《查理·柯克秀》,拥有X平台的500多万粉丝和TikTok的7300万粉丝,覆盖广泛的受众。他虽然早年辍学,但非常热衷学习,并采取公开辩论的方式,直面自由派对手,就堕胎、批判性种族理论、跨性别权利、经济、社会、外交政策等敏感的政治与社会议题公开交锋。这些辩论常在网络疯传,使得年轻一代得以接触保守派/右翼思想,并转化为支持者。
副总统JD·万斯评价:“如果你真正观看查理的活动,而不是媒体搞出来的虚假摘要,你会发现,这是极少数左右两派能进行公开诚实对话的场合之一。他愿意回答任何问题,与所有人对话。”柯克还曾与加州民主党州长加文·纽森在后者的播客节目上激烈辩论,甚至让纽森不得不在节目里同意“跨性别女性参加女子体育竞赛不公平”的观点。
柯克之遇刺也得到了纽森的同情和对行凶者的谴责。纵观美国政治光谱左右,无论人们是否同意柯克的具体观点,大多数人都对他报以很大的尊重。他是新生代保守派运动的代表,可能主导美国的未来,他对底层民众和年轻人疾苦的关心也是真实的,能够在民粹左翼里找到很多理念与政策上的共同点。
尽管以理性辩论著称,柯克也不乏激进言论。作为孤立主义者,他将俄乌冲突称为“边界争端”,并一度坚决反对美国协助以色列、介入以伊冲突;他坚决反对同性婚姻与DEI计划,认为堕胎等同于谋杀;他否认气候变化。他曾称乔治·弗洛伊德为“人渣”,引发自由派强烈谴责。同时,他也深切关注年轻一代的经济困境,致力于揭露、痛陈美国年轻人面临“信贷租房经济”的剥削——房价收入比从父母辈的3倍升至7倍,首次购房年龄由30岁推迟到38岁,六成的Z世代不得不依赖“先买后付”购买日常食品。他指出美国经济社会矛盾的爆发点在痛苦沉沦的年轻一代——“如果你们不解决我们的经济困境,我们就会在政治上变得更加激进。”
MAGA运动中,如果说特朗普覆盖的是老一代群体,副总统JD·万斯覆盖的是有子女的中年家庭,而查理·柯克覆盖的是尚在校园或初出校园、最为年轻、最能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。整个保守派阵营对他都十分尊重。总统本人也要认真听取柯克的建议,考虑他的想法,并把他作为触达年轻群体的抓手。
柯克的主要政治立场包括:坚决反对“觉醒文化”与左翼“政治正确”,反对跨性别(LGBTQ)权利扩张;视堕胎为“谋杀”并支持限制堕胎权利的立法;支持严格的边境管控,支持特朗普大规模驱逐计划,主张暂停移民;反对“批判性种族理论”,反对黑人维权(BLM)运动“暴力化”,倡导白人权利;虔诚的福音派基督徒,强调基督教在美国社会中的核心地位;坚持“美国优先”立场,反对过度海外干预,质疑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,怀疑美国对伊朗的打击。
柯克的经济观点是典型的民粹主义,关心中低收入群体和年轻人的经济困境。他认为当前美国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债务经济、货币政策与住房问题、金融资本的掠夺性以及代际正义的诉求。他批评“先买后付”经济模式,指出这种不受传统信用监管的掠夺性借贷正在将年轻一代推入“债务奴隶制”。
柯克的遇刺让共和党、白宫、保守派阵营震惊。特朗普总统称柯克为“传奇人物”,下令全美降半旗。副总统万斯、前首席战略师班农等核心人物发表哀悼声明。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沃特斯呼吁“要以查理期望的方式复仇”。一些激进人士如劳拉·卢默称这是“专业暗杀”,马特·福尼将其比作“美国国会纵火案”,呼吁“彻底镇压左派”,而部分左翼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对柯克之死表示庆祝或幸灾乐祸,进一步激化了保守派的愤怒情绪。
柯克之死可能会成为美国政治暴力螺旋升级的引爆点。他成了保守派眼中的“殉道者”,其象征意义甚至远远超出了他生前的政治成就。这极有可能激发“以暴制暴”的恶性循环,美国本来已经脆弱的理性对话空间被彻底摧毁。由此,维持西方选举/民主制度所需要的社会共识和凝聚力将不复存在。到最后,当政治分歧无法通过辩论和选举来解决,就只能诉诸子弹,用内战手段解决。因此,查理·柯克死后的美国,政治很有可能会变得更加暴力、更加不可预测,撕裂的国家将会更加撕裂。
刺杀冷酷地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现实:通过肉体消灭一个关键人物,确实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。刺杀者选择在柯克事业如日中天、影响力再创高峰时下手,其目的显然不仅仅是结束一个人的生命,更是要扼杀一种可能性——一种由柯克所代表的、MAGA运动年轻化、知识化、并可能长期主导美国政治未来的可能性。从这个角度看,刺杀者在某种意义上“成功”了,这个目前仍然逍遥法外的人,用一颗子弹,让柯克的思想传播能力和政治潜力强行画上句号,以此强行改变了历史的轨迹。这种政治暴力不仅是个人悲剧,也是美国政治制度失败的征兆、表象、结果。
透过这起悲剧,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日益撕裂、充满暴力和不确定性的美国。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精英可以被轻易地在光天化日之下谋杀,当政治对手之间的仇恨已经压倒了最基本的文明底线时,我们不禁要为这个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。
配查网-配查网官网-最好的配资公司-最好的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